本文“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高频考点:人口与劳动力”由出国留学网统计师栏目为您整理,更多统计师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网站!
人口与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
1.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不应当家庭常住人口。家庭常住人口主要作为计算农村住户平均每人收入、消费和积累水平及分析家庭人口状况的依据。
2.劳动力就业情况:指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主要从业的地区、从事的主要行业、实际从事农业和非农行业生产劳动的时间等情况。
3.转移劳动力:指举家外出住户的劳动力和常住人口中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或未外出从业,但在本地非农产业从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
4.外出农村劳动力当年返回情况:指当年举家返回住户的劳动力和常住人口中上年外出从业而当年未外出从业的劳动力。
(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技术应用情况
1.土地经营情况:指农村住户实际经营的耕地、山地、园地、牧草地和养殖水面面积。
2.土地种植情况: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经营的土地的实际种植情况。包括粮食播种面积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3.土地产出情况: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所经营土地的实际产出。包括粮食总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作物产量、糖料作物产量、蔬菜产量和水量产量等。
4.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情况: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家庭经营中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机耕面积、抛秧面积、机播面积、机电灌溉面积、薄膜覆盖面积和温室面积等方面的情况。
农村居民收入和支出情况
1.总收入: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按收入的性质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2.总支出:指农村住户用于生产、生活和再分配的全部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费支出、生活消费支出、财产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计算方法:
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内部亲友赠送收入
4.可支配收入:指农村住户获得的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可支配收入可用于住户的最终消费、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计算方法:
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5.现金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在调查期内得到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按来源分成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6.非收入所得: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得到的不具收入特性的款项。非收入所得也可用于农村住户和成员的消费支出,包括:支出的储蓄存款、出卖财产得到的款项、借款、贷款和其他款项。
7.现金支出:指农村住户在调查期内用于生产、生活和再分配所支付的现金。包括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的税费、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生活消费、财产性和转移性支出。
8.非消费性现金支出:指农村住户不是用于生产、生活和再分配的现金支出。
三、国家农村住户调查方法
(一)样本抽选原则
1.以全省(区、市)农村抽样调查县所辖村(居委会)为总体,抽选满足多主题调查需要的调查村,对调查村(居委会)、调查户、调查地块实行轮换,提高抽样效率,更好地反映农村社会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样本对全国、省一级的代表性。
2.采取首先抽选大样本网点,然后在大样本网点中抽选小样本网点的原则,以便满足多主题调查和样本轮换的需要。
(二)样本容量的确定
搜集与调查主题相关的资料,如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口和从业人员;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每亩产量及其播种面积;棉花每亩产量及其播种面积;平均每户猪的存栏数及农村住户户数等资料,按照逼近法的原理,根据多变量与单位规模成比例概率抽样的样本容量计算办法,用MPPS抽样程序计算出所需的大样本容量和各单项调查所需要的样本容量。在确定样本容量时,一是要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从业人员两调查主题结合在一起考虑,二是分别要求粮食亩产、棉花亩产等与其相应的播种面积两调查主题结合在一起考虑。